1. 作用域
对于多数编程语言,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存储变量当中的值、并且允许我们对这个变量的值进行访问和修改。那么有了变量之后,应该把它放在哪里、程序如何找到它们?是否需要提前约定好一套存储变量、访问变量的规则?答案是肯定的,这套规则就是作用域。
说到作用域那就不得不先说一说编译原理。
JavaScript 引擎进行编译的步骤和传统的编译语言非常相似,在传统的编译语言中,程序中的代码在执行之后会经历三个步骤:词法分析、语法分析、代码生成:
- 词法分析:这个阶段会将源代码拆成最小的、不可再分的词法单元(token)。比如代码 var name = 'hello';通常会被分解成 var 、name、=、hello、; 这五个词法单元。代码中的空格在 JavaScript 中是被直接忽略的。
- 语法分析:这个过程是将上一步生成的 token 数据,根据语法规则转为 AST。如果源码符合语法规则,这一步就会顺利完成。如果源码存在语法错误,这一步就会终止,并抛出一个“语法错误”。
- 代码生成:这一步就是将 AST 转化为可执行代码,简单来说就是将 var name = 'hello'; 的 AST 转化为一组机器指令,用来创建一个 name 变量(需要给 name 分配内存),并将一个值储存在 name 中。
大约 14 分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