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管理
大约 4 分钟约 1106 字
盈亏平衡分析
- 【正常情况下】销售额=固定成本+可变成本+税费+利润
- 【盈亏平衡时】销售额=固定成本+可变成本+税费

进度管理


【WBS分解的基本要求】
- WBS的工作包时可控和可管理的,不能过于复杂
- 任务分解也不能过细,一般原则WBS的树形结构不超过6层
- 每个工作包要有一个交付成果
- 每个热舞必须有明确定义的完成标准
- WBS必须有利于责任分配
关键路径法
关键路径法是在指定进度计划时使用的一种进度网络分析技术。关键路径法沿着项目进度网络路线进行正向与反向分析,从而计算出所有计划活动理论上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日期、最迟开始与完成日期,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

- 总时差【即:松弛时间】:在不延误总工期的前提下,该活动的机动时间。活动的总时差等于该活动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,或该活动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
- 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为完成节点的活动,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。此外,由于活动的自由时差时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,所以,当活动的总时差为零时,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,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
甘特图

- 优点:甘特图直观、简单、容易制作,便于理解,能很清晰地标识出每一项任务的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,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小型项目,可用于WBS的任何层次、进度控制、资源优化、编制资源和费用计划
- 缺点:不能系统地表达一个项目所包含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复杂关系,难以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,以及计划的优化等
质量管理
影响软件质量的3组因素
- 产品修改
- 可理解性
- 可维修性
- 灵活性
- 可测试性
- 产品转移
- 可移植性
- 可再用性
- 互运行性
- 产品运行
- 正确性
- 健壮性
- 效率
- 完整性
- 可用性
- 风险
软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
- 质量保证:一般是每隔一定时间(如,每个阶段末)进行的,主要通过系统的质量审计和过程分析来保证项目的质量。独特工具包括:质量审计和过程分析
- 质量控制是实时监控项目的具体结果,以判断他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,指定有效方案,以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
【质量保证的主要目标】
- 【事前预防】工作
- 尽量在刚刚引入缺陷时即将其捕获,而不是让缺陷扩散到下一个阶段
- 作用于【过程】而【不是最终产品】
- 贯穿于【所有的活动之中】,而不是只集中于一点
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(CMMI)

软件配置管理
产品配置是指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(机器人可读或人工可读)和1各种版本的文档、计算机程序、部件及数据的集合
关于配置项
- 基线配置项(可交付成果):需求文档、设计文档、源代码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、运行软件所需数据等
- 非基线配置项:各类计划(如项目管理计划,进度管理计划)、各类报告
软件配置管理核心内容包括【版本控制】和【变更控制】
软件工具
按软件过程活动将软件工具分为:
- 软件开发工具:需求分析工具、设计工具、编码与排错工具、测试工具
- 软件维护工具:版本控制工具、文档分析工具、开发信息库工具、逆向工程工具、再工程工具
- 软件管理和软件支持工具:项目管理工具、配置管理工具、软件评价巩固、软件开发工具的评价和选择